由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安徽新華”)及北京萬邦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萬邦科技”)聯合研發的 “PE帶圖書自動打捆聯動線”于2020年9月18日順利通過專家組鑒定。該聯動線的研發及應用具有什么意義呢?
解決痛點,填補空白
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。為了解決成品書半自動人工打捆難題,安徽新華與萬邦科技于2019年7月啟動聯合開發“PE帶圖書自動打捆聯動線”項目,歷經一年多,終迎來了“驗收”——2020年9月18日,來自高校、研究院、技術創新中心、出版社、印刷企業的9位專家對聯動線進行了鑒定。
鑒定專家組包括北京印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教授、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機分會常務副理事長齊元勝(組長), 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葉壯志,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鄒斌,安徽省新技術推廣站主任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成,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高級主管、副編審郭緒,遼寧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甄士才,河南新華印刷集團副總經理李冰嶙,河北新華第一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苑立軍, 江蘇鳳凰新華印務集團副總經理馬章群。
除鑒定組專家外,合肥市廬陽區經信局有關領導,人民教育出版社、江蘇鳳凰新華印務集團、河北新華第一印刷有限責任公司、河南新華印刷集團、遼寧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其它相關負責人,及安徽新華、萬邦科技相關負責人,印搜傳媒代表也參加了項目介紹會,及現場觀摩了聯動線運行。
鑒定專家組通過聽取技術介紹、現場查看、專家質詢、閉門討論,一致形成了三點鑒定意見:
該生產線解決行業痛點,為 PE 帶圖書自動打捆聯動線。其關鍵技術填補空白,總體技術達到水平;
該聯動線己可滿足大型書刊印刷廠忙季生產過程需求,在提高生產效率,減少人力成本、突出打捆自動化相關工藝環節進行了創新,效果顯著;
該產品建議在行業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,提升不同型號產線對現場的適應性要求。建議地方經信委或工信部門給予配套政策支持。
該聯動線采用邊生產、邊研發、邊測試、邊改進模式,即典型的 “應用型研發”模式。既兼顧生產同時確保了研發針對性。首期生產研發于2019年7月9日起展開,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局長劉曉凱8月16日視察安徽新華印務時專程了解了該聯動線研發生產情況;二期研發2020年7月27日起展開。期間,萬邦科技技術工程師長期駐廠,與安徽新華印務技術人員緊密協同,研發同時觀察應用情況,并針對問題及時改進,如此循環往復......
經過一年余的研發、生產、改進,“PE圖書自動打捆聯動線”產線更趨完整。兼顧了“一本圖書智能制造測試線2.0版”示范線技術要求,二期研發時調整增加了萬邦科技分本機及其225堆積機,以確保運行穩定及準確,并新增碼垛機器人,實現了三面刀后的書本分本→堆積→上下墊紙→貼頭→橫打捆→掉頭→豎打捆→碼垛的整線完整運行,實現了集自動分本收書、自動上下加墊襯紙、自動齊書和上標簽并自動PE 帶全自動捆扎連線功能于一體的自動捆扎聯動生產,基本實現了從書帖到書捆的全過程自動化,也是PE帶自動捆扎機在首次應用在流水線生產中。截至2020年8月27日,安徽新華已完成捆書134469捆,按平均每捆30本計,共打捆403萬冊。
目前,安徽新華的“PE帶圖書自動打捆聯動線”操作,僅需兩位質檢操作人員,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。
鑒定專家組專家之一,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高級主管、副編審郭緒接受小C采訪時認為,該聯動線PE帶打捆效果符合出版社對圖書無損打捆包裝的要求,創新性明顯、填補了空白。